随着时代的发展,中国有很多逐渐消失的东西,比如大哥大、算盘、BB机、录音机、叫卖声、胶卷、弹棉花、缝纫机、手写信等等...
或许还有人在坚持,但是不得不承认,他们确实已经淡出我们的世界,变成活在记忆里物件和手艺。
其实在日本其实也有很多逐渐消失的文化、物品等,今天就来盘点一下,这些遗留在旧时光里的东西吧。
1. 商场楼顶的游乐场
上个世纪日本的商场上都有屋顶游乐园,不仅搭建了游乐设施,还有超人气的街机游戏等,火爆非常。
不过后来出现了失火等安全问题,为了加强天台的管理,屋顶游乐园现在逐渐被改造成停车场及餐厅。
运营了54年的大阪阪神百货屋顶游乐园也于2014年关闭,屋顶游乐园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。
2.东西屋
东西屋(チンドン屋)就是一种日本传统的街头表演。街头音乐人聚集起来,用表演的形式为产品做广告和宣传。
基本上这些街头艺人都会穿着华丽的服饰,拿着鼓、手风琴等乐器。新店开业或者价格折扣,都会请他们来推销。
不过现在这种活动在日本也不常见了。
3. 日本暴走族
虽然日本的街道平时都非常安静,但是如果你在夜晚碰到过暴走族(ぼうそうぞく),也许就不会这么感觉了。
暴走族其实就是飞车党,给日本的交通和行人的生命安全都带来了潜在危害。
日本的暴走族来自各个机车团伙,他们打扮个性,很多人都染发或者留着莫西干头,飙车速闯红灯是常事,有时候还会聚众斗殴。
但是他们和黑社会还是有很大分别的,他们只是青春期的叛逆,轻易是不会涉足犯罪行为的。
不过现在时代变了,日本年轻人骨子里的叛逆基因不见了,他们更喜欢玩游戏等其他娱乐活动,所以暴走族成员大幅度减少。
曾经的暴走族们也都变老了,他们不再打架争抢地盘,而是偶尔骑行聚会怀念过去。
4. 传统印鉴章
相比起其他国家,日本人使用印章(いんしょう)的次数会更多一些。以前无论办什么手续他们都会习惯性盖印章,而不是手写签名。
但是这个习惯却因为电子文件的出现而改变,现在很多手写签名逐渐代替了盖印章。所以这种传统刻印名字的印章店也在减少。
5. 駄菓子屋
駄菓子屋(だがしや)其实就是卖便宜零食、玩具的小店,类似我们中国的小卖部。一般开在学校附近,以学生为销售群体。
駄菓子屋里的零食都十分便宜,大多数单价在10~100日元(约人民币0.5~5元),简直是儿童们的胜地,店小但是卖的物件齐全,有的店里能装下500多样小商品。
像这种駄菓子屋都有很久的历史,比如东京都丰岛区的上川口屋,就成立于1781年,是日本最老的“駄菓子屋”。
不过这种小店再怎么充满回忆的味道,也是在不断减少的。因为收入微薄,年轻人们都不愿意继承,所以很多駄菓子屋都纷纷关门了。非常可惜...
6. 电梯小姐
电梯小姐其实就是电梯操作员,是电梯发明后出现的职业,因为以前大家不会使用电梯,所以电梯内会有专业服务人员为大家操作。
他们都穿着专业的制服,笑容优雅和蔼可亲,当时这个工作甚至很受女性欢迎。
但是现在由于电梯的普及,大部分电梯都不会配备电梯小姐了。而且电梯小姐在密闭区域工作过长时间,精神压力也很大,所以这个职位就逐渐减少了。
不过现在部分高层观光电梯还会配置电梯小姐,主要是负责和客人们聊天解闷,并观光指南。
7. 歌词里的“爱”
因为现在日本人对于轻易说“愛(あい)”很有负担,所以J-POP的歌词(かし)里,“愛”这个字出现的次数也在逐年减少。
据统计,每个时代歌词里含有“愛”字的次数是:175次(80年代)、161次(90年代)、154次(00年代)、105次(10年代)。
对比之下,歌词里含有“喜欢(すき)”这个词的次数是:38次(80年代)、26次(90年代)、19次(00年代)、99次(10年代)。
能看到“喜欢”这个词在10年突然增加了,可见“喜欢”更能含蓄的表达感情,不会很沉重,比较受现在的年轻人喜欢。
除此以外,“坚强”这个词也比“眼泪”出现的次数增多了,不信大家也可以听听以前的歌曲进行下对比,不同时代的感情表达真的有很大差异~
8. 城市里的麻雀
虽然麻雀(すずめ)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到的鸟类,但是由于城市里高楼林立,麻雀没办法在水泥墙上筑巢,所以它们在都市里可居住的地方越来越少。
据统计,近10年里日本城市里的麻雀数量已经减少了一半,也是一个很可怕的预警。
9. 四人份食谱
以前日本餐厅有很多四人餐,食谱也会以四人为标准。但是由于现在日本少子化严重,日本生二胎的家庭越来越少,一家四口的需求量降低。
所以现在的菜单或者食谱,都大多是以2~3人份量的为准的,这样正适合一个家庭的饭量。
10. 开罐器
因为现在很多罐头都自带易拉环,一拉即开,所以开罐器(かんきり)越来越不常用了。
在街上做随机调查,甚至发现年轻人中,很少有人见过或用到开罐器了。
除了上述所说的事物,日本还有逐渐消失或已经消失的东西,比如剪票员、公共电话、豆腐移动贩卖车等。
不得不说,随着时代的变化,很多东西都在不断的被淘汰。但是我们也迎来了很多更加便捷的生活,各有利弊。
如果有些东西只能活在过去,我们也会一直记得他们陪伴我们的那些青春与美好。